环球时报 7 月 28 日消息,柬泰在马来西亚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双方代表握手合影,边境枪炮声暂歇。
泰柬冲突(资料图)
1907 年法国与暹罗签订的边界条约,为柬泰边境埋下百年隐患。条约文本对柏威夏寺周边地形描述模糊,卫星地图时代仍难准确定位边界线。国际法院 1962 年裁定寺庙归属柬埔寨,泰国对寺区周边 4.6 平方公里土地主权主张未消,近十年冲突已造成逾百人伤亡。
今年 5 月边境摩擦升级,6 月泰国前总理与柬埔寨官员通话内容泄露,涉及领土谈判细节引发泰国国内哗然。泰国宪法法院随即启动对前总理的弹劾程序,新内阁为稳固支持率强化边境军事部署,7 月冲突导致两国各有 23 名和 18 名士兵伤亡,边境贸易通道全部关闭。
柬泰边境贸易额占两国对外贸易总量的 12% 和 8%,停火前持续三周的冲突导致双方每日损失超 300 万美元。泰国东北部依赖柬埔寨的蔬菜供应,柬埔寨服装业 30% 原材料来自泰国,跨境卡车滞留量一度达 2000 辆以上。泰国国内政党对峙加剧,总理支持率跌至 32%,急需通过外交成果转移国内视线。柬埔寨面临东盟轮值主席国任期内的形象压力,持续冲突影响外资对柬投资信心,上半年外来直接投资同比下降 17%。
泰柬冲突(资料图)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先后组织 5 轮秘密会谈。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两度赴金边、曼谷斡旋,美国驻东盟大使公开表态支持东盟主导的调解机制。中美在联合国安理会相关磋商中达成共识,避免使用可能激化矛盾的表述。柏威夏寺周边土地争议仍处僵局。柬埔寨坚持以国际法院裁决为基础,泰国要求重新划定 “历史传统控制线”。寺区现有 12 个柬埔寨边防哨所与 8 个泰国军营犬牙交错,最近距离不足 500 米,士兵日常对峙仍可能触发冲突。
社交平台成为民间情绪放大器。泰国网民发起抵制柬埔寨商品运动,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5 亿次;柬埔寨社交媒体上 “反泰” 标签使用量一周内增长 300%。两国边境省份学校已暂停柬语、泰语互教项目,民间交流降至五年最低。协议要求双方在 72 小时内撤离重型武器,但未明确 “重型武器” 定义。泰国军方称迫击炮不属于协议限制范围,柬埔寨则将其纳入禁运清单,7 月 30 日边境仍发生两次零星交火。
监督机制由东盟五国大使组成,但无实地巡查权。马来西亚提议设立联合观察站,泰国以 “主权受损” 为由拒绝,柬埔寨则要求观察员需配备无人机巡查设备,双方尚未就此达成一致。
破局的可能路径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可创造共同利益。柬泰边境已有 3 个闲置工业区,若实现关税互免,预计可创造 4.5 万个就业岗位,年贸易额有望突破 20 亿美元。
泰柬冲突(资料图)
启动边界联合勘定工程。可借鉴中越陆地边界划定经验,采用 “先易后难” 原则,先勘定无争议段,对争议区采用 “共同管理、资源共享” 模式过渡。开展文化融合项目。恢复边境省份的僧侣互访制度,每年组织 1000 名青少年参加跨境夏令营,在争议地区联合举办传统体育赛事。
东盟应将柬泰边境问题纳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补充议定书,制定冲突预防的具体条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边境地区民生项目建设,减少资源争夺引发的摩擦。
中美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上协同发力,共同参与柬泰边境公路网改造,通过务实合作营造良性互动氛围。
柬泰握手停火是喘息之机,非问题终点。边境土地上未清除的地雷,恰如两国关系中未化解的矛盾。真正的和平,需要超越领土争议的政治智慧,更需要穿透民族情绪的民生联结。这条路,或许比柏威夏寺的石阶更漫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