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临摹可谓王铎草书巅峰力作,此年恰是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作品落款特地注明“年五十一书”。
此时,明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两年以后的1645年五月,清军攻陷南京,身为大学士的王铎与钱谦益开门投降清军,正因此,王铎被南京市民打的毛发不留。
但是,第二年王铎被清朝授以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和《明史》副编修。
身为一介书生的王铎,在历史大变革时代,他别无选择,但是,他有坚持和底线,例如,他没有与魏忠贤同流合污,参与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只能在困顿之际通过临帖,聊以抒发对时代和个人际遇的失望,似乎也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
王铎书法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创作和临摹分不清楚哪些是创作,哪些是临摹。
现存的大量的临摹作品,其实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部分。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讲的临摹到底有没有意临问题。
最近有位博士在说,书法没有意临。
其实王铎大量的作品都是意临的,这种意临方法,不但通过古典的文献和文本,对于古代的书法做了自己心得体会和重现,而且,通过字法、墨法、章法的新的构成,创造了新的章法和新的气势。
这是王铎在书法创作的巨大的贡献,也是我们要重新认识这些价值的。
比如说,王献之的《静息帖》,王铎就临过好几次,他有一个乙丑临摹本,还有一个庚寅临摹本,这两个临本也有一些新的特色,就是越来越放得开了,以至于把王献之原来的行书写成了草书,章法上也从册页改为立轴,尤其有意义的是,王献之《静息帖》的内容,似乎与王铎的政治背景有惊人的相似性。
无论明末还是清初这些年,王铎虽然郁郁寡欢,但他还是升官了,还是在做清朝的官,可是他心里边的情结好像对明朝有失望,对清朝卖力也不是太乐意,这是王铎的深刻的矛盾心理。
王铎被一些人指二臣,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王铎就其本质来讲,他不论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一个君子之心,而改朝换代对王铎$来说是他无法掌控的,他能够掌控的就是保持自己的那种君子之心。
我们通过对王铎书法的欣赏来看,他的那种大气磅礴而郁结不宣的内敛,恰是他坚持对于魏晋书法的深入和改革,就是一种君子独善其身的追求,这种放达不羁的 内心追求体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自由精神境界的理想主义坚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以五十一岁临摹的《静息帖》看,较之于乙丑庚寅两个帖更加自由,这哪里是临摹,简直是把书法作为他精神的世外桃源了。
因此,所谓的临摹,完全是一种近乎创作了。先看看王献之《静息帖》原帖,再看看他的乙丑节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看上图是阁帖中王献之的《静息帖》,这原本是行书。
作者意临《静息帖》局部
作者意临《静息帖》局部
王铎乙丑本《静息帖意临》
但是,王铎三次临帖但是草书,而且章法任意安排,这就完全不是一般的临帖了。
最后我们说说王铎五十一岁《临阁帖手卷》这个作品。
这个长卷集合了几个帖,显然是一种学习和创作结合的王铎式临帖。
我们对王铎这种临摹方法认为,这是更加具有现代意义的书法学习方法,绝不要简单认为是意临还是对临。
王铎的《临阁帖卷》是他去世前十年的作品,这一时期,王铎书法各方面的修养均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思想上,技法上都是非常成熟的。
所以说意临也好也好,或者说是创作也好,其实一个高度成熟时期书法家的无差别临摹和无差别创作而已。
我们无法分清楚它的是意临还是创作,但是,他借助于阁帖作为一种书法生活,我觉得这既是着眼于传统,又不受传统的限制,这种超前的创作思想正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是我们对王铎学习和创作新认识,当然,我们也可以超越王铎,反过来对王铎临摹作品再次意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呢?例如,我临摹王铎本《静息帖》时,
作者临王铎本《静息帖》局部
在墨法章法也进行新的重组,这也是小小的一点意临成分吧?不知大家怎么看,谢谢!
王铎《意临阁帖手卷全本》
释文:献之帖
献之兄静息应
佳何似复小恶耶
伏想比消息理尽转
胜耳礜石深是
可疑事兄喜患
散辄发势为积
乃不易愿复更思
献之唯赖消息内
外极生冷而心腹中
恒无他此一事是差
但疾源不除自不得
佳论事当随宜
思之也献之姊性触
事殊尝不可献
之当长愁耳
阮新妇勉身得雄
甚善散骑殊尝
憙也
虽奉对积年可
以为尽日之欢常苦
不尽触类之畅方欲
与姊极尝年以之
偕老当谓乖反
至此诸怀怅塞实
深当复何由日又见
姊耶唯尝绝之耳
夏日感思悼切
得道书慰意薄
热汝比各可不吾
并故诸恶劳益勿
勿献之白疏献之
白思恋不可言瞻近
未得奉见但有叹
塞迟诸信还具
动静献之
白柬告具天宝疾患
问何其仓卒今子孙
常欣伦早成家
以此娱上下岂谓奄
此深至恻切心怀哀
念当可为心情愿*(女更)
可保忧驰眠食
多少
王铎年五十一书
作者意临局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