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有高分生能够录取清华北大,却不报清北,惹得老师光火,学校怨怼,这两起事件都发生在江西。
第一起:学校发高考喜报,竟然如此“怨怼”学生。
事情发生在7月21日,江西上饶余干中学,今年高考升学率不错,张贴出一张大喜报。
喜报的内容是这样的:
“在多名高分学生拒报清北志愿的情况下,我校仍有彭某某、胡某某、汤某某3名同学正式录取北京大学。特向全校师生报喜。”
很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喜报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喜报只表扬三名考上清北的学生,这是金字塔的塔尖,其余考上985或211大学的就忽略不计,毕竟只要被清北录取,就能够“一俊遮百丑”。
第二,表扬被清北录取的学生也就算了,还专门对拒报清北的学生怨怼一番,说什么“在多名高分学生拒报清北志愿的情况下,我校仍有……”,网友说这叫“阴阳”学生,因为有几个学生,明明可以被清北录取,却偏不报清北的志愿,这让学校意难平,耿耿于怀!
第三,喜报里面竟然还出现一个“病句”:“3名同学正式录取北京大学”,是不是少一个“被”字呢?应该是“3名学生正式被北京大学录取”,或者“3名学生正式录取到北京大学”。
一张喜报让这所中学名扬全国,也不赖。
第二起:学校4名学生不报清北志愿,班主任写下千字“控诉信”。
这个也是江西的,发生在江西瑞昌一中。
瑞昌一中有一个尖子班,名字叫“志远班”,班里集中的都是学霸,学校将清北率全部寄托于这个班上了。
今年高考,这个班4名学生分数很高,全年级前4名,妥妥的走清华北大。高考分数公布后,清华北大分别抛来橄榄枝,说只要你们报清北,笃定能够录取。
不知道为什么,这4名学生只有1人报了清华,其余3人都放弃了清北志愿。
这3名学生一个报了复旦大学的微电子,一个报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一个报了浙江大学的计算机。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虽然分数可以上清北,但是只能报强基计划的核物理、护理学或者冷门基础学科,与其上清北的冷门专业,不如上其它985大学的热门专业。
在专业为王的年代,这3名学生做的没有错。
但是,学校认为他们有错,因为没有给学校争光添彩,老师更认为他们有错,少送走3个清北学生,直接拉低了业绩。
班主任老师那个气啊,气不打一处来!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班主任写了上千字的“控诉信”,发到了班级群里。
班主任说,你们三个想想啊,学校为打造这个尖子班,三年投入上百万,花高价请名师讲课,老师们个个抱病上课,牺牲假期为你们补课,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多考几个清华北大!
结果可好,你们考上清北却放弃了,你们放弃的岂止是清北,分明是学校和老师的期望!你们对得起谁呢?你们太自私了,只想到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学校和老师……
班主任说完,直接将班级群给解散了!
这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学校和老师只管尖子生,只盯住清北率。
如今,几乎各地的高中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管升大学的数量,只管考上几个清北,这就等于教学质量,也叫“一俊遮百丑”。
当过老师的都知道,学校有个“清北率”。
“清北率”就是一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的比例,很多学校都把这个视为最重要的政绩,也是最好的招生宣传材料。
即使是普通高中,即使考上985和211大学的数量再多,如果没有考上一个清北,那这所学校就会黯然失色。
地方政府对学校的考察,也看升上几个清北的学生,这成了一个评价指标。
于是学校有学生考进了清华北大,地方政府甚至企业都拿重金奖励学校,学校也拿出重金奖励老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考上清北才算得上是政绩。
虽然近年来不让炒作“高考状元”“升学率”“录取率”“高分考生”等,不得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不得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
但是,炒作清北率从没有停止。
想不到今年风向变了,许多高分生不再配合学校和老师了,如果清北专业不好,就主动放弃,甚至有很多高分生放弃清北报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要不了多少年,像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等都会成为清北的竞争者。
江西这两所中学,因为有学生不报清北,使得学校失格,老师失态,这正常吗?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里留言,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