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满心信任地去做体检,想着给自己的健康把把关,结果多年后却发现,那些看似正常的体检报告,背后可能藏着大问题?
最近,爱康国宾就因为这么一件事,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一场和消费者之间的“大战”,打得是沸沸扬扬。
事情得从北京的张女士说起。张女士是个挺注重健康的人,从2013年到2023年,整整10年,她每年都在爱康国宾做体检,是个实打实的忠实客户。谁能想到,命运跟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2024年,张女士在其他医院检查时,竟被确诊为右肾恶性肿瘤,而且已经到了晚期,还发生了骨转移。这消息简直像一道晴天霹雳,把她和家人都震懵了。
确诊后,张女士满心疑惑,自己年年体检,怎么会突然查出这么严重的病?她赶紧翻出过去10年在爱康国宾的体检报告。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2022年前,报告都显示双肾没啥明显异常。
到了2023年,报告提示右肾有“钙化灶”,可当时医生跟她说,这没啥事儿,不用处理。就因为这句话,张女士没把这当回事儿,错过了可能早期发现病情的机会。她觉得,爱康国宾在这事儿上,肯定有责任,存在误检和漏检的情况。
7月4日,张女士给爱康国宾发了律师函,要求对方在5个工作日内,提供她10年的血液检测标本及数据,还有相关技术产品的检测依据、取值,以及专家组成员的详细信息等。
这些要求,都是为了弄清楚,这10年的体检,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张女士左等右等,一直没等到爱康国宾的回应。没办法,7月14日,她只能通过媒体,把自己的遭遇和质疑公之于众。
这一下,可就像点燃了火药桶,引发了轩然大波,爱康国宾瞬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暴中心。
面对这场危机,爱康国宾也迅速做出了反应。7月17日和18日,公司通过官微连续发了两则声明。第一份声明说,要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及专家,对张女士的体检结果进行论证分析,要是真有责任,绝不逃避。
可到了第二份声明,态度就变了,说经过内部核查和外部专家评估,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没问题,不存在漏诊或误诊,公司无责。还在声明里强调,自己每年给近800万人做体检,每年能通过体检发现超过1.5万名癌症患者。
但张女士根本不认爱康国宾这一套说法。她觉得,爱康国宾就是在推脱责任,说不定是因为技术不行,或者有人为原因,甚至可能数据造假,才没给她预警病情。而且,对于张女士之前索要的历史体检标本和数据,爱康国宾直接拒绝,还说血液样本早都当医疗垃圾处理了,这更让张女士坚信,爱康国宾心里有鬼。
眼瞅着事情越闹越大,7月30日上午,爱康国宾专门开了一场媒体说明会。公司的一帮高管都来了,又是解释,又是回应质疑。
他们在会上宣布,已经针对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且法院也受理了。可谁能想到,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发言里的一番话,又引发了新的舆情。
他说,别指望几百元的体检什么病都能查出来,体检和看病不一样,体检主要是发现点疾病的蛛丝马迹,后续还得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结果,这句话被媒体一报道,直接变成了“别指望几百块体检能查出病”,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公众对民营体检行业的信任,更是降到了冰点。当天晚上,爱康国宾赶紧发声明,说媒体断章取义,恶意歪曲了张黎刚的原意。
其实,像张女士这样,体检疑似“漏诊”的情况,这些年可不少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爱康国宾的投诉有上千条,好多都是说疑似漏诊误诊、检查报告不准确。爱康国宾的几家下属机构,也因为类似的纠纷,被相关部门处罚过。这也暴露出,民营体检机构在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想证明体检机构漏检,太难了,就算能证明和自己病情有关系,可因为法规滞后,对体检机构误检、漏检的处罚,也不太明确。
说起来,爱康国宾在体检市场,那也是个“大佬”级别的存在,仅次于美年健康。2004年成立,一开始是给企业客户提供外包服务,帮忙对接医院做体检,后来自己建线下体检中心,转型成重资产模式。
2014年还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了“中国健康体检第一股”,5年后又私有化退市。现在,线下体检中心在国内好多重点城市都有,官网说,截至今年5月,在54座城市开了170家体检、齿科与医疗中心,还和800多家医疗机构有合作。
野心勃勃的爱康国宾,之前还提出3年破百亿收入的目标,想把口腔业务做成第二大业务。
可这一场和张女士的纠纷,却让爱康国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管是起诉张女士,还是指责媒体,这种“对抗式”的公关行为,不仅没起到好效果,反而让公众对它的好感度直线下降。
大家都觉得,爱康国宾与其忙着打官司、指责别人,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要是之前能主动公开体检影像、操作人员资质这些核心数据,或者请权威医学专家来论证,说不定早就把质疑平息了。要是能和张女士好好沟通,耐心解释,甚至安排专家给她再会诊一下,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这件事,也给整个体检行业提了个醒。体检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得把预期管理好。以后是不是可以在报告里,明确写上“本检查非诊断性医疗行为”,再配套低价的CT复核服务,把“风险提示”变成“服务延伸”。建立个透明的纠纷调解机制,用医疗责任险兜底,这样,说不定能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体检是为了提前发现健康隐患,买个安心。可要是因为体检机构的问题,让这个“安心”变成了“糟心”,那可太让人失望了。
希望爱康国宾,还有整个体检行业,都能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真正把消费者的健康放在心上,别让大家对体检失去信心。毕竟,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份靠谱的体检报告,可能就是我们健康路上的一道重要防线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